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乐昌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来源:韶关文明网 时间:2017-10-26 文字大小:T|T
乐昌市长来镇和村为建设新农村打造的向日葵花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绘就了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秀美画卷。美丽中国,这个扣人心弦的梦想,当然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自广东全面部署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以来,乐昌市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乐昌市领导牵头、各单位协调联动、党员干部扎根基层、群众积极响应,该市上下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倍增,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
力争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
全面开展“三清三拆”工作
根据省、韶部署要求,新农村建设要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把省定贫困村建设成中等以上水平的新农村示范村。经过一段时间的全力推进,乐昌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乐昌市下辖20户以上自然村1573个,其中20户以上的贫困村338个。截至目前,该市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配备了保洁员并制定了保洁制度,完成“三清”工作有860个自然村。拆除危旧房1755间,共7.1万平方米;拆除废弃猪牛栏917间,共2.0万平方米;拆除露天厕所茅房363间,共0.3万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52宗;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172处,完成人畜分离、家禽集中圈养的有151个自然村。
多措并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以点带面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美丽乡村建设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是改善农村百姓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乐昌市成立了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乐昌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乐昌市39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同时,乐昌市政府与各镇(街道)签订了《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责任书》,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点联系各镇(街道),指导各镇(街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示范带动,打造环境整治样板村
以典型引路、以示范带动。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乐昌市突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该市打造了17个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这17个自然村率先完成“三清”“三拆”工作,为其他村起到示范带动、辐射推广作用。同时,确定了以廊田镇廊田村、马屋村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新农村样板村,用好上级专项资金,打造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点。
此外,乐昌市启动了36个贫困村第一批项目的建设工作,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下辖的镇(街道)申报了建设项目。乐昌市委农办根据《乐昌市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启动资金使用管理方案》对项目进行审核,推动项目的设计招标工作。通过打造样板村,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先行经验。
加强督导,每月定期督查工作进展
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乐昌市委农办会同相关部门组建了3个督导组,每月定期对该市20户以上的自然村进行督查,并综合该市的督查情况,印发督查通报,督促各镇(街道)推进工作的落实。
同时,在督查的基础上,乐昌市每月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落实保障,加大市镇村三级资金投入
根据上级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该市印发了《乐昌市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启动资金使用管理方案》,将36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启动资金7200万元(每村200万元,九峰、两江除外),分配到相关镇(街道)。乐昌市财政还对每个贫困村按照10万元的标准安排了工作经费。
各镇(街道)为推进整治工作,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积极发挥乡贤作用,动员社会力量一同开展整治工作。自然村灵活设置村内保洁员制度,自筹管理费用,落实卫生长效机制。通过强化市镇村三级资金投入,推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廊田镇廊田村
旧貌换新颜乡村旅游出“新贵”
自今年8月广东全面部署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以来,乐昌市廊田镇廊田村探索实施“5510工作法”,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初显。在推进“拆旧”过程中,该村提炼出“5510工作法”:即“五条说明”讲透政策、“五个讲清”做足动员、“十步推进”确保规范。
“五条说明”讲透政策
扶贫单位全额负责拆除和清运费用;拆除危旧房给予一定的补贴;扶贫单位邀请国土部门开展地籍调查,并公示确认;报有关部门审核后,统一制发证件;腾出的空间统一做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与各村组协商……“三清三拆”工作可以说是一块“硬骨头”,为开好局,廊田镇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十分重视对村民宣传解释,通过上述“五条说明”讲透政策,让群众放心安心。
这些“拆旧”政策可以理解为:有人拆,不耽误村民太多功夫;有补偿,尊重村民小利益;有测绘,明确权属与边界;有证件,给村民派个“定心丸”;有建设,腾出笼子换凤凰。
“五个讲清”做足动员
为提高村民主动性,廊田村通过“五个讲清”做足动员:讲清全村正在创建美丽乡村,只有拆除危旧房,村子才会大变样;讲清不拆除危旧房搞规划建设,若消极不作为,省市建设资金没法支持到位;讲清尊重村民群众意见,不搞强拆强建;讲清扶贫攻坚时间有限,要珍惜党和政府的大好政策机遇;讲清按规划分批搞建设,各个村组都会有项目不用争抢,扶贫工作队统筹分批推进。“五条说明”是和群众“算各家的小账”,“五个讲清”则是和群众“算村子发展的大账”。小账大账一起算,让群众自觉抢抓发展的“东风”。
“十步推进”确保规范
村长先行发动;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包片动员;组织村民代表“一事一议”;地籍调查确认权属边界;公示调查测绘图;拆除危旧房;发放证件和补贴;做规划设计;与村民代表确认规划;扶贫资助+村组筹资酬劳施工建设……廊田村总结出来的这个“十步推进”法,既能发扬基层民主,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又可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同时,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项目审批制度等配套改革创新,更加规范有序地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中心村“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5510”工作法的有效推进下,廊田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学子在村民村干部的支持下,连续作战四天三夜,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廿四节气”图绘在土墙上,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泥砖房成为靓丽的风景线。“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新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廊田村旧貌换新颜的消息不胫而走,游客纷纷闻讯而来一睹“芳容”,廊田村渐渐成为了该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两江镇凰落村
干群齐心合奏发展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同样吹进了山沟里的两江镇。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两江镇凰落村有自己的思路。7月上旬,两江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会同凰落村村委班子成员召集全体村民开展凰落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为使动员大会更接地气,该镇创新形式,把宣传工作巧妙融入文艺汇演中,以“政策宣传解读+主题歌舞表演”的形式开展动员大会,吹响了凰落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集结号”。
动员会上,全村人民共同了解了凰落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了思路,明白了整治的目标和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
由村民和民间表演团队开展的以“农村人居环境综治整治”为主题的表演精彩纷呈。群众饶有兴致地欣赏表演,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工作人员则在宣传咨询点前,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解答。现场还针对树立文明乡风、文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这样的宣传活动很符合老百姓的口味。”凰落村村民普遍反映,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村民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是国家给予农村的惠民好政策,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好机遇,让更多农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变过去干部唱“独角戏”为如今干群“大合唱”。
“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基础性工作。”该镇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通过宣讲理论政策、弘扬文明乡风,让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长来镇和村
借力扶贫东风促美丽和村建设
长来镇和村是省政府办公厅挂点的省定贫困村。作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长来镇党委、政府围绕示范带动、辐射全镇的目标,把和村作为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突破口,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示范村、样板村。
省政府办公厅领导多次到村调研村容村貌建设,省政府办公厅工作队4名队员每人分片联系负责1条自然村,5名村干部各自分片负责对接1个保洁员,明确责任区域,落实卫生整治和日常保洁。通过印发《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和村》倡议书,入户宣传卫生保洁等,有效提高了村民爱护环境意识。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和村于4月中旬成立了和村、五汪、开祥、五汪移民村4个村民理事会。并制定了《和村村民理事会章程》。根据《章程》,理事会主要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及村规民约落实、监督和考核评价保洁员工作实绩、组织群众开展本自然村公共事务。
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清理问题困扰和村多年,对全村面貌的影响较大。理事会成后,和村启动了覆盖4个自然村的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工作,村内堆积成山的生活垃圾黑点、建筑垃圾、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同时,推行保洁员制度。保洁员的待遇与工作实绩直接挂钩。此外,省政府办公厅扶贫工作队联合中航环卫公司,在全村设置了19个垃圾集中投放点,并实现“日产日清”,使投放点干净、卫生、无臭味。
和村卫生整治推进以来,全村旧貌换新颜,群众卫生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整治卫生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