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首页>文明播报

正文

我市实施城市提升加强城市管理纪实

来源:韶关日报 时间:2017-04-05 文字大小:T|T

  近年来,我市按照重民生、促发展的思路,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了一批百姓关心的问题,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同时,城管部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效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自从我市把“城市提升”作为三大主题工作之一,城市建设更是进入快车道,带给韶城市民不少的惊喜。

  惊喜一:实施便民、利民工程,硬件设施建设亮点纷呈

  近日市民王先生路过西河立交桥底下的侨新路,他惊喜地发现,原来破烂不堪的道路已经变成平整的大道,旁边角落的一块空地变成了一个小广场。绿绿的草皮、挺拔的乔木、别致的桌凳和灯饰,虽然面积不大,但却让人备感温馨。

  王先生看到的侨新路改造项目是我市实施“小街小巷改造”项目中的一个。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方便了群众生活,让市民拍手称快。其实,类似的便民工程、民生工程远不止这些,在近几年中,我市通过各种大大小小的工程建设,让市区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小”项目(小公园、小广场、小运动场、小停车场、小菜市场)的建设,建成包括韶乐广场、林桥坑二期街心游园等近20个“五小”项目,使得市民一出门就能就近健身、休闲,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在城市三年提升计划中,我市再次把拓展休闲绿地作为其中一个内容,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全面规划休闲健身场所,目前已经有8个小公园、小绿地列入计划中。此外,我市还将加快芙蓉山公园、韶州公园老虎岩景区、林桥坑湿地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进一步管理好莲花山公园,规划保护好黄岗山、回龙山,让韶关这座国家园林城市锦上添花。

  惊喜二:内涝整治让市民远离水患

  城市建设中优先考虑市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内涝成了韶城市民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工业西路大转盘,逢雨必涝,轻则交通中断、车辆与行人被迫绕行,重则一片汪洋,群众财产受损、严重威胁交通安全。2013年9月我市投入2.42亿元用于工业西内涝整治工程,各相关部门克服各种困难,稳步推进工程建设,于2015年年中顺利完成项目,结束了工业西逢雨必涝的历史。

  在工业西内涝整治完成后,我市再接再厉,一次选了8个内涝点进行整治。该工程自2015年12月22日开工,至2016年12月10日全部完成。这些内涝点曾经让市民吃尽了苦头,整治工程的完成,将让市民从此远离水患的困扰。

  小岛片区截污管网工程同样堪称大手笔,该工程项目通过在小岛片区两岸道路沿线设置16座地埋式泵站,对现有雨污合流管道截污后进行提升,接入浅埋于道路下的截污主干管,将小岛片区的污水全部输送至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对于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惊喜三:“数字城管”运行提高管理效率

  日前,浈江市民何先生经过东堤北路时看到路中间的一个沙井盖破裂了,成了一陷阱,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何先生用树枝绑了一个红色塑料袋来提醒过往市民。傍晚时分,何先生再次路过此地时却惊喜地发现,他原来做过标志的地方已经恢复如初。路上车来车往,沙井盖破裂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沙井盖修复为什么如此神速?其实如果你了解我市的数字城管,就知道这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小问题。近年来,市城管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引进并完善数字城管这个平台,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互联网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因为城市管理涉及很多单位或部门,一个案件往往要经过发现、上报、分析、派单、实施等环节,中间还存在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平均大约要一周时间。数字城管系统运行后,通常只要半天就能完成,快的时候一个小时就能搞定。”市数字城管负责人解释说。

  我市“数字城管”建成运行以来,形成“网格化”巡查、“点评会”问责的新常态机制。到目前为止,处置案件总量已超过10万件,处理时间由原来的以天计算,变为以小时计算,系统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凸显了城市管理效能的提升。

  城管部门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还体现在步行街管理上。步行街被称为我市对外的“第一窗口”或“城市名片”,但由于该街道人流量大、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导致存在管理难的问题。2015年4月,步行街管理进行了改革,引入企业参与城市管理,建立城管执法和企业管理协调配合的互动机制进行综合管理,使步行街街容街貌大为改观。

  目前,我市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难得的是,我市的城市管理也与时俱进,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向智慧城市迈进。既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也不忽视城市管理等软件的提高,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相信韶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袁少华)

更多
责任编辑:罗奕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