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首页>头条新闻

正文

第九届韶关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候选人公示

来源: 时间:2023-09-08 文字大小:T|T

  经各地各单位推荐、择优筛选、实地走访了解、评审会等环节,确定20名第九届韶关市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公示时间为2023年9月8日至9月12日。在公示期限内,欢迎广大干部群众以来信、来电等形式,实事求是地反映候选人的情况和问题。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印章。

  联系电话:0751-8760001,传真:0751-8761110。

  邮箱:sgswmb111@163.com。

  联系地址:韶关市浈江区风采街道熏风路6号原市供销社办公楼3楼市文明办,邮编:512099。

  韶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9月8日

  第九届韶关市道德模范和提名奖候选人公示名单

  1、韶关市道德模范候选人(10人)

  助人为乐

  骆己福 男 浈江区犁市镇下园村委摆渡工

  黄云花 女 粤北人民医院退休职工

  见义勇为

  温德胜 男 曲江公路养护中心退休职工

  黄志忠 男 曲江区乌石镇坑口社区支委委员、社区团支书

  诚实守信

  唐亚水 男 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中心学校退休教师

  肖生奎 男 仁化县长江镇综合文化站退休职工

  敬业奉献

  顾永顺 男 联勤保障部队某部退休干部

  罗煜群 男 乳源瑶族自治县鹰峰东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

  曹吾林 男 武江区西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孝老爱亲

  李子祥 男 浈江区犁市镇群丰村村民

  2、韶关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10人)

  助人为乐

  邱传雄 男 中国政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新丰县分公司投递员

  张  屹 女 曲江区松山街道居民

  见义勇为

  冯茂赏 男 韶关市中心业余体校教练

  诚实守信

  黄本洲 男 仁化县城口镇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黄泽明 男 翁源县铁龙镇文化站原文化站站长、现为返聘工作人员

  敬业奉献

  赵平森 男 粤北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唐良秋 男 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邓春女 女 韶关市福利院儿童部特教老师

  孝老爱亲

  张水英 女 仁化县黄坑镇黄坑村委会斜陂村小组村民

  陈振洋 男 翁源县官渡镇利龙村陈屋组村民

 

  1、韶关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先进事迹简介:

  骆已福,男,1959年11月生,群众,浈江区犁市镇下园村委摆渡工。

  下园村处于犁市镇西北部武江河西岸,村民沿武江而居,与镇区的直线距离仅约6公里。但由于河面上没有桥,要去镇上办事,只有靠渡船过河,否则就要绕行数十里路。1983年,正值壮年的骆已福添置了渔船,想在武江河上打渔为生,贴补家用。平时遇到需要渡河的村民都会顺带一程。后来村委发现渡河的村民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居民们出行,便决定正式设立小渡口,并聘请他做“摆渡人”,为下园村2000多村民搭起了沟通外界的便捷桥梁,让村民有了固定的出行地点和时间,就这样骆已福正式开启了他的摆渡生活。

  近40年的岁月,14000多个日夜,骆已福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来来往往游走于河道之间约30万次,平均每天需要“摆渡”约25次,平安护送村民。除了摆渡,多年来,骆己福还在此渡口先后救起落水人员10余名群众。2021年韶关市见义勇为协会为他颁发了“见义勇为”荣誉证书。

 

  黄云花,女,汉族,1957年5月出生,粤北人民医院退休职工。

  她乐观向上、勤俭持家、热情大方、心怀感恩、勇于奉献、努力工作,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深受同事和领导的赞扬。她年轻时丈夫病逝,上有老下有小,困难重重,但是她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勤劳刻苦、省吃俭用、独自撑起家庭和抚养两个子女,同情弱者、捐资助学,助人为乐,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及其志愿服务。她在医院上班期间努力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她在医院上班期间努力工作,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退休后将做好家务后的一切富裕时间,都用在了从事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工作中。截止2023年7月30日,她实际无偿献血33次,累计12800 毫升;志愿服务12024小时(其中,在广东省志愿服务系统i志愿里11894.55小时),相当于无偿工作6年。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省部级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省部级奖)、韶关市志愿服务个人金奖”等荣誉。2022年荣获“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称号。

 

  温德胜,男,195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曲江公路养护中心退休职工。

  深谙水性的温德胜多次援手救人,在45年间共救13名溺水者,无一失手,挽救了13条鲜活生命。2021年6月2日中午12时,温德胜勇救马坝河中一名意欲轻生的八旬溺水老人,并拨打报警电话,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老人当日出院身体无恙。早在1978年,温德胜就曾在河中救起一名落水者。最危险的一次是1993年3月,时任曲江乌石渡口所船长的温德胜正驾驶渡船,突然一名女子跳入4米深的河水中,因担心穿救生衣影响游速,温德胜脱掉外衣便跳入水中,游至女子身边,女子紧抓住他的右手不放,拼命挣扎,温德胜只能用左手划水费劲地往岸边游,艰难地游了150米左右,被开快艇及时赶来的同事营救。温德胜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广东好人”“韶关好人”的称号。

 

  黄志忠,男,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曲江区乌石镇坑口社区支委委员、社区团支书。

  2022年6月20日,罕见的特大洪灾导致韶关市曲江区乌石镇发生严重内涝,黄志忠所在的社区刚好是乌石镇受灾最严重的社区之一,最高水位达7米。当天上午9时左右,黄志忠得知一名老人经过坑口市场时不小心掉进深水区,匆匆地往市场跑去。此时市场最低处水深已超过3米,他一边向老人游去,一边拨开水面上漂浮的杂物。当穿过几十米洪水游到老人身边时黄志忠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精疲力尽,此时老人有明显的溺水症状,意识模糊、神志不清。黄志忠用尽全力在水中把老人托举起来,直至民警及救援人员赶到。由于救援及时,被救老人经当地卫生站治疗后已无大碍,黄志忠则继续投入抗洪救灾工作中。从2014年至今,黄志忠已经在坑口社区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服务了9年,深受群众的一致好评。黄志忠荣获“广东好人”“韶关市抗洪救灾突出贡献个人”“韶关好人”称号。

 

  唐亚水,男,1957年出生,群众,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中心学校退休教师。

  2014年,唐亚水的儿子唐志良不幸患上脑出血,开始了长期的住院治疗。为了在医院照顾昏迷不醒的儿子,他向学校请了长假;为了治疗儿子,他花光了几十年来的积蓄,卖了县城的房子,一家过着省吃俭用的清贫日子;为了凑钱治疗儿子,他借遍亲友,欠下近110万元的巨款;为了治疗儿子,他寻遍乡里,希望可以找到让儿子醒来的土方法。但天不如人愿,2016年1月,唐老师儿子因病情恶化,救治无效离开人世。在长达1年零5个月的治疗时间里,他从未放弃儿子。儿子去世后,唐老师为了弥补孙子孙女缺失的父爱,尽最大努力照顾孙子孙女,全身心地陪伴精心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悉心呵护他们的成长。为了尽快还完债务,唐老师省吃俭用,每月取出自己的退休金和儿媳、女儿打工的钱,除了给家里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其他的还没有“捂热”,就及时上门偿还,5年来,已经累计还了80多万元,现在还在继续偿还剩余的借款。树立了诚实守信的好榜样。

 

  肖生奎,男,出生于1962年3月,中共党员,仁化县长江镇综合文化站退休职工。

  30多年来,肖生奎凭着一腔信念在业余时间大量查阅资料,走访当地老人,挖掘、完善、整理了红军长征经过长江镇的路线图以及红军在该镇的征粮点、征购药品点等;核实了红军桥、红军哨卡、红军长征宿营地和红军伤病员疗伤点。在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中,将近60岁高龄的他,依然夜以继日地走访老前辈,亲自登山调查核实无名红军烈士墓,并做好卫星定位、拍照、事迹编写工作。普查出无名红军烈士墓16处、红军井5口,战斗遗址7处。挖掘整理红色故事30余篇、10万余字。他将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发表、编入《仁化文史》、《红军与仁化》、《韶关市革命遗址通览》等红色书刊,为仁化县本土的红色资源抢救挖掘研究做出了贡献。作为长江镇红色文化志愿者,他宣讲红色故事、上红色文史课共60余节次,听讲人数达8000余人次,切实为仁化县的红色文化宣传工作贡献了力量。

 

  顾永顺,男,1939年9月生,中共党员,联勤保障部队退休干部。

  1954年6月,年仅14岁的顾永顺就已参军入伍,开始了长达近70年扎根在基层山沟仓库的技术革新工作。顾永顺的妻子黄玉文在广州工作,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曾准备把他调回广州市的单位工作,然而他去“新单位”考察了一圈却发现,城市里的单位,没有他施展的空间,于是他又一次婉拒了领导的好意。就这样,他4次放弃调往广州工作的机会,婚后与妻子两地分居28年,直到1997年妻子退休,才来到大山里的仓库与他团聚。现年84岁的顾永顺同志,还曾两次延长退休年龄,退休后又因还有科研任务,继续以每月一元的工资返聘回到部队,如今仍在基层一线,为党和军队工作,在部队里,所有人都会尊敬地称他一声“顾老”。在这近70年间,顾永顺同志先后取得了10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18项,获得国家专利24项,有21项成果在全军推广使用,他也被誉为“全军搬运机械技术革新之王”。

 

  罗煜群,男,199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乳源瑶族自治县鹰峰东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

  2022年“龙舟水”抗洪抢险期间,他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把危险留给自己,纵身跃入洪流搭建“生命通道”。洪流中,他沉着冷静,凭借心中救人的信念和水域救援经验能力,成功解救一对被困36个小时、60多岁且急需就医的夫妇。他业务技能拔尖,相继取得ERDI国际应急救援潜水员、高空城市救援技术等多项专业资质,多次担任比武集训教练,带领队站比武成绩稳居全市名列。在惊险救援中,展现出过硬素质和良好作风,其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等中央媒体广泛报道,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获数万网友点评好赞。

 

  曹吾林,男,1985年生,中共党员,武江区西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22年3月,西联镇突发疫情。曹吾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曹吾林突发脑出血,倒在了抗疫一线。病床上的他仍然放心不下工作,出院没几天,又重回岗位紧锣密鼓开展工作: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开展“云接待”、“上门去”服务模式,以精细化服务解决村民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组织编印《西联镇招商手册》,线上、线下开展招商推介招商活动4次,有效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镇征拆攻坚组进行统筹整合,推动西联镇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展现出人民公仆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

 

  李子祥,男,1965年7月生,群众,浈江区犁市镇群丰村村民。

  在韶关市犁市镇群丰村,有这样一户农村家庭,夫妇二人结婚三十六年来,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他们除了照护自己的两个孩子和年迈老人,还抚育着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子。2009年,李子祥的弟弟、弟媳因病不幸先后离世,留下还年幼的侄子,一时间,两个孩子失去了父母,也没了生活照顾。这时,李子祥和成阳妹夫妇便承担起抚养两个侄子的责任。

  1992年-1994年的3年间,照顾未出嫁的智障姐姐直到其去世,李子祥夫妇为姐姐洗衣、梳头、做饭,承担起抚养两个侄子的责任。为了防止姐姐出意外,他自己几乎没出过远门,每次出门前都给姐姐准备吃的、喝的,怕姐姐发生意外情况,都掐着点回来;即使有事外出,李子祥也会反复叮嘱妻子要照看好姐姐。他们是最平凡普通的农村家庭,但用仁义之心讲述了一段不平凡的向善故事。

 

  2、韶关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先进事迹简介:

  邱传雄,男,1973年2月生,群众,中国政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新丰县分公司投递员。

  30多年来,邱传雄坚守心中的那片“绿”,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兢兢业业、走遍了马头镇的山山水水,及时将党的声音、党的惠民政策和关心关爱送给革命老区群众,想方设法为辖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用无悔的青春书写基层投递员的责任与担当。每天投递里程约120公里,参加工作至今投递里程约125万公里,可以绕地球31圈。因表现突出、成绩显著,他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行为受到村民和企业的一致肯定。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很多人,并多次在全国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张屹,女,1970年10月生,群众,曲江区松山街道居民。

  张屹同志热心公益、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截止2023年6月20日,实际无偿献血278次(其中:献全血14次,献单采血小板264次),累计无偿献血115200毫升,折合计230多斤,是其自身体重的两倍多;志愿服务5460小时,相当于无偿工作两年多;被誉为韶关市无偿献血“女状元”。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虽然已经退休,但她仍工作在临床一线,用她扎实的医疗技术为病患和医生们服务,获得了同事和伤病患者的好评。在生活中她积极宣传献血知识,在她的感召下,很多人都加入了无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她的丈夫刘碧南同志,在其动员下,实际无偿献血252次,累计无偿献血106000毫升,折合计212斤,接近其自身体重的两倍;志愿服务805小时。夫妻俩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0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三星级者奖,成为韶关市首对无偿献血超过两百次的夫妻。

 

  冯茂赏,男,1988年出生,群众,韶关市中心业余体校教练。

  在2020年8月—2021年2月期间,冯茂赏先后两次跳入河中,勇救2位落水群众。2020年8月17日傍晚,皮划艇队教练冯茂赏带队在北江河水域训练,突然看到远处水域有位老人在水里不断挣扎,他马上开着快艇冲到了老人落水点附近跳入水中,在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成功将落水老人拽上了岸并为其进行心肺复苏,老人恢复清醒。2021年2月3日下午,冯茂赏开着快艇组织学生训练,学生报告曲江桥上一男子掉入河中。冯茂赏马上开着训练艇朝该男子方向驶去。由于该位置隔着桥墩,训练艇无法开过去,他只身跃入水中,拼尽全力游到男子身旁,托着男子折返回训练艇上并进行心脏复苏施救。不久,该男子就醒了过来。

 

  黄本洲,男,1966年1月生,中共党员,仁化县城口镇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黄本洲自小生长在城口镇,他非常热爱扎根于此的红色文化,1984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近40年,他全身心投入到城口镇红色文化建设工作中:主动组建团队走遍城口镇,调查和收集与当地红色文化相关的信息;2002年,黄本洲参与了城口镇志修撰;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一年内的讲解达90多场;2020年,参加全省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并担任城口镇范围普查工作的牵头人,将城口镇的红色遗址数量从20处增加到49处;与邓覃贵老师合作撰写城口镇红色故事,并发表在《丹霞》杂志、《韶关日报》等刊物,工作之余热心担任义务讲解员。黄本洲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怨无悔地燃烧自己,在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身边的同事和群众作出表率。

 

  黄泽明,男,1959年3月生,中共党员,翁源县铁龙镇文化站原文化站站长、现为返聘工作人员。

  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以站为家,扎根农村30余载,积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热心群众文化、热爱本职工作,为乡镇文化建设工作、丰富山区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3年因体制原因,省财政取消铁龙镇文化站免费开放补贴指标,他积极应对,克服各种困难,争取省财政支持,从2016年起恢复了文化站每年10万元经费补贴,确保文化站工作正常开展。退休以后,因工作需要,他用炽热的工作热情,乐于奉献;坚持在文化站工作,以主人翁精神,努力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在做好工作的同时,积极带领文艺爱好者开展文艺作品创作,钻研文艺创作知识,创作出《扶贫路上》《闹夫》《棉祆情》《连心桥》等多个文艺作品,并在省、市及全国均有获奖;2019年小戏《扶贫路上》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庆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翁源采茶戏首次走进央视,大力弘扬了翁源优秀文化。

 

  赵平森,男,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粤北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赵平森是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14年6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赵平森同志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博士后”后,谢绝导师的挽留来到广东干事创业。曾主持创建广东省精准医学与临床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临床分子诊断与抗体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报道了T细胞受体(TCR)组库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新冠疫情以前,韶关市仅有5家PCR实验室。他带领团队组建了韶关市省级新冠核酸检测公共实验室、省新冠核酸检测培训基地,现场指导和验收核酸检测实验室31个,累计培训新冠检测人员500余名,全面提升了全市县区核酸检测能力。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一篇揭示新冠肺炎独特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学特征的研究论文,获得全球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2022年荣获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韶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唐良秋,男,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1997年在北大医院进修结束后,唐良秋回到粤北人民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全年24小时待命,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被称为德艺双馨的“铁人”医生。团队每年完成冠心病PCI术近2000例,其中急诊PCI术600例以上,目前个人累计完成冠心病诊疗手术2万余例。先后在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积极斡旋心血管内科一系列的国际医学交流:澳州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美国心脏医学会院士林延龄教授前来深入开展学术交流访问……作为粤北人民医院内科教研组组长、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每年坚持带教研究生、规培医生,无私培养年轻一代。唐良秋曾先后获得“中国医师奖”提名奖、首届“广东医师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韶关名医”等荣誉称号。

 

  邓春女,女, 1969年2月生,群众,韶关市福利院儿童部特教老师。

  邓春女在韶关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了11年,先后做过保育员、特教老师。刚入职做保育员时,看到那些硬瘫患儿,身体都有严重残疾、身上有难闻的气味,她胆怯又害怕。可本能的母爱也令她非常心疼眼前的孩子们,善良的她战胜了内心的纠结,毅然留下来,充当了一个月的“爱心妈妈”,忙碌着为孩子们喂饭、洗澡、倒粪便、洗便盆……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她强忍着眼泪投入地工作。第一次当班时,一名重病患儿突发状况,她抱着孩子冲进医务室,没过多久被告知孩子死亡,她嚎啕大哭一场后,亲自为孩子洗干净小脸、擦干净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后抱进太平间。从那以后,邓春女更加笃定要做一名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爱心妈妈”,去爱护福利院的孩子们。日复一日地努力下,她的工作得心应手,2012年成为特教老师,因为出色的工作和领导同事的一致认可,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

 

 

  张水英,女,196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仁化县黄坑镇黄坑村委会斜陂村小组村民。

  1983年,时年18岁的张水英与斜陂村小组村民陈应芬结婚,婚后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张水英丈夫在2006年突发疾病过世,大儿子未成家刚刚20岁,小的儿子还在读书,年迈的公婆需要照顾,为给丈夫治病还欠下了十来万元债务,家庭生活困难且没有叔伯兄弟照顾,家庭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她还是勇敢地挑起了一个家庭全部的重担。15年来,她不离不弃照顾公婆和孩子,老人于2008年之前先后离世,她也未再嫁人,用真挚的情感和坚强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张水英在200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改善生活,自2013年开始,她带头创业,在村里种植贡柑。2018年贡柑收成好,她又在曲江区枫湾镇种植了贡柑1500多棵,收入十万余元,后来又扩种了2000 棵。她赚到钱也不忘大家,带领村里15户人一起到枫湾镇种植贡柑,村里人都很感激她。 

 

  陈振洋,男,1958年生,群众,翁源县官渡镇利龙村陈屋组村民。

  妻子2018年10月突发脑出血,医院多次下了病危通知书,可他没有放弃,恳求医生尽力抢救,最终妻子活了下来,可是却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陈振洋和妻子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外地上大学,二女儿上高中,为了不影响两个女儿的学业,凭一己之力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每天醒来,第一时间关心妻子的状况,按时按点做好一日三餐,陪妻子聊天,舒缓她的情绪。面对妻子的大小便,他不怕脏,不怕累,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细心照顾妻子。2019年3月,二女儿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时常不受控制的乱发脾气,在家砸东西,陈振洋不得不在照顾妻子的同时,又分身看护女儿,保护女儿和他人不受伤害。2022年2月妻子离世,陈振洋又把重心放在了照顾二女儿身上,艰难而坚韧地支撑着这个苦难的家。

更多
责任编辑:罗 奕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