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化(60)

来源: 时间:2013-06-05 文字大小:T|T

陈昌化

调解村民纠纷 热心服务群众

  武江区江湾镇胡屋村委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昌化同志自1993年进入村“两委”工作以来,一直立足农村,在基层工作十多个年头,工作扎实,品格刚强正直,热心为群众服务,把全部的心血播洒在村两委,把对党的忠诚化成爱心,融入每个群众的心里,这就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陈昌化同志作为胡屋村基层党组织的支部书记、村主任,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讲解员和执行者。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党章》等,或看报,或学习会议精神,他认为知识在不断更新换代,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准确宣传到群众中。有的群众说:“在村委当书记、主任,只要抓好安全、信访、维稳、搞好生产就行了,那还用啃书本、学理论”。然而陈昌化认为学习也是工作,只有学习好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灵活掌握方针政策,在村务工作中,给群众讲解时能准确简洁明了,避免了一些群众理解上的误区和上访现象。此外,他还经常走访群众,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村委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全力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确保农村的安全稳定。

  他根据春节前本村委农民工集中返乡的实际情况,主动进村入户,为返乡农民工办理新农保、新农合等相关事务提供便利。他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主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上门服务。

  近年来,他高度重视维稳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胆创新工作方式,在平安创建工作中获得了镇委、镇政府的表彰和肯定,为江湾的和谐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一直以来都把综治维稳工作摆到议事日程,把“重在平时、用心维护、以情感人”作为指导思想,把群众当“亲戚”对待,与群众交心结情,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他在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主要做到:一是每逢墟日,他的办公室大门敞开,在家亲自接待来访群众,用心倾听群众诉求,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村两委班子成员以“走亲戚”的形式到有信访诉求的群众家去,与他们拉家常、结亲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心、用情维护群众正当利益。三是对排查出的维稳对象,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下访、约访,了解其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困难,及时稳控情绪,打消其上访念头。四是对排查出的问题由专人负责跟踪、解决,对重大稳定问题实行一纠纷一方案,确保矛盾不上交、不扩大,想方设法把纠纷解决在本村委辖区内。

  他认为农村村民之间产生纠纷主要是因为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因而激化起来也充满“火药味”。为此,他提出必须整合资源,通力合作,上下级多部门共同调解。     2010年1月27日,他主持调解了胡屋村委白石村小组与王坝村小组的木材运输过路纠纷便是如此。当时,两村村民皆手持铁锹、木棍、锄头等器械对峙,双方对峙人数共达200人,群体性斗殴事件一触即发。他马上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此事件,在他的主持下,在江湾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农办、国土、林场等部门全力合作下,通过说情、疏导、协调等方式,他提出采取江湾林场收购白石村木材和另行修筑运输道路的办法,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快速高效地化解了双方的矛盾纠纷。

  他还强调调解纠纷,要因事、因人、因时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纠纷,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人而宜, 随机应变。不仅要从当事人的行动上找原因,还要从当事人的心理上找原因,把握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特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打开他们的心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对症下药。

  如2012年9、10月期间,他主持调解了胡屋村委白石村小组江先桥与江先清等五兄弟之间的山林及发包山金分配纠纷,此案涉及金额15万元、涉及五兄弟家庭人数30人,时间跨度长达26年。此案小弟江先桥等四人认为该自留山是父亲经手从集体分配而来,应该五兄弟平分,而长兄江先清却认为是自家夫妻及子共四人参与分山,应该先得四份,至于父母、姐妹名分下的山林则大家五兄弟平分。在调解过程中,陈昌化从同宗同姓的兄弟亲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重点讨论今后的合作、相处事宜,特别对长兄江先清指出,如果跟四个弟弟的关系搞僵了,逢年过节兄弟间走不到一起,积怨更深,过几年年纪大了,家里有个三长两短的要求兄弟们帮忙,有那个兄弟会理你,况且当初分山也没有文字凭证证明你家有四人分山,弟弟们也难以信服。最终使双方达成一致,纠纷得以平息。

  他总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各类纠纷明显增多,有的日益尖锐,无论是纠纷的主体还是纠纷内容均已超出了一般民间纠纷的范围。如没有创新,就难以适应新时期矛盾纠纷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的工作环境,如不加强学习不断进取,就难以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的要求。他在学习和调解过程中,着眼于创新方法,力争做到“三个注重和三个确保”,即:注重网络建设,确保信息畅通无阻;注重动态预防,确保防范措施到位;注重提前介入,确保纠纷顺利解决。因为措施得力,防范到位,近几年来全村委无一件民间纠纷因调解不及时或调解不当而造成激化,无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斗欧事件的发生。

  总之,在综治维稳工作中,他努力实践“打不如防”的理念,以创建平安村组为载体,以“为民、亲民、利民、便民”为工作目标,充分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有效地整合各村组的防范力量,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在他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该村委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更多
责任编辑:袁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