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首页>聚焦韶关

正文

乳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喜看瑶乡美丽嬗变

来源:韶关文明网 时间:2017-09-29 文字大小:T|T

客家新居(乳源一六镇乌石岭新村)。钟华 摄

安居乐业。钟华 摄

瑶乡秋色(乳源东坪镇雕子塘瑶族新村)。钟华 摄

  走进乳源的农村,摇摇欲坠的土砖瓦房不见了,垃圾污水处理了,像蜘蛛网般杂乱分布的电线、网线、电话线整齐了,乡间村道更加畅通有序,以前房前屋后的丛生杂草也变成美丽养眼的花坛,一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悬挂在墙头,一段段环境整治口号在乡间传唱……全县农村焕发出文明新活力、新光彩,赢得了广大村民群众的点赞认可。

  乡村喜人变化的背后是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美丽乡村带来的成效,是乳源人民用行动践行“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美丽家园自己建设,幸福生活自己创造”结出的硕果。

  建章立制每个环节“动真格”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循序渐进全域提升。但要突出重点,优先推进京港澳、广乐高速和武广高铁沿线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体现岭南特色的沿线乡村景观建设,打造田园乡村走廊和城际公路风光带。”乳源瑶族自治县委书记钟沛东表示,为加快补齐农村建设短板,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乳源在加快完善示范片建设的基础上,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充分联动起来,不仅致力于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生福祉,还重视加强管理,实现公共设施管理和卫生保洁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乳源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名村示范村建设、两不具备村庄搬迁,生态文明村、卫生村以及村庄绿化示范点建设等改善人居环境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制定了《乳源瑶族自治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明确到2018年底,全县80%以上的20户以上自然村达到人居生态环境整洁村要求;力争到2020年,全县完成650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人居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村庄整治覆盖率达到100%;建成150个以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

  “早在2016年,乳源就以‘五彩瑶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以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加强领导,乳源成立了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村民理事会,建立各级党委主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统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点带面,建设一个又一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乳源瑶族自治县长邓志聪表示。

  一年来,乳源整合资金4.6亿元并成功申请农发行贷款12亿元,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畜禽污染整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改善“六大工程”。一时间,乳源全面打响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干部群众一家亲,撸起袖子加油干,拆除了部分危旧房、残垣断壁、废弃猪牛栏,动员村民对村道旁和房前屋后空闲地、绿地、菜地等用竹子、砖块等进行圈围;对村前屋后、河道沟渠、道路两边等进行全面清理,清除生活垃圾和各类废弃物,清理沟渠池塘小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坚决杜绝卫生死角。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乳源按照因地制宜、简便管用原则,推动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先统一“三清三拆”然后编制切实可行的村庄规划。目前,乳源已完成290个自然村的综合整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根据每个村的历史人文、传统习俗、旅游资源等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把规划编制与地域特色和村民需求相结合。明确在西京古道沿线、重要交通干线及旅游景区周边创建84个试点示范村(美丽乡村),打造五彩瑶乡新农村建设的新格局。

  干部带头群众支持美丽瑶乡大变化

  新乡村是从必背镇横溪村委下湾整村移民搬迁而至的自然村落,是乳源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试点村之一。由于韶关市韶能集团公司兴建水库,新乡村的田地和村庄皆位于横溪水库淹没线之内,全村40多户,230多人需全部搬迁。本着自由组合、相互照顾、各奔前程的理想,230多人部分搬迁到了如今具有岭南客家特色的新乡村,其余搬迁至田龙和侯公渡。

  “下湾村自从2001年冬天搬迁过来之后,摆脱了以前脏乱差的现象,现在村民们都很自觉地打扫门前卫生,人居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新乡村的发展让乳源瑶族自治县农业局局长秦春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为指导和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方向,乳源明确提出了提升村庄岭南风貌特色为抓手,即:根据各镇村的文化特点,按照本土特色、乡土味道和节能环保要求,推进新民居建设和旧民居外立面改造,突出岭南客家、瑶族等传统文化特色。

  村民们充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一六镇乌石岭和赖屋村的“三清三拆”工作变得容易了许多。“我们党小组牵头成立村民理事会,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得到村民的响应;不少乡贤更是回乡入党,带头服务群众,筹集资金慰问贫困户,开展救助帮扶,免费给村民安装水电;牵头建立农家书屋,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党员还带头发展特色种养,目前新村附近种植蓝莓60多亩已有收成,并扩种贡柑、沙糖桔等水果产业;还结合乳桂线发展城郊休闲观光旅游,帮助部分村民搞起了农家乐,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游玩,带动村民增收。”乌石岭自然村党小组组长钟辉说。

  如今的乌石岭新村,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只见一栋栋白色新居纵横延伸,村道整洁干净,户与户之间阡陌相通,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村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群众的支持下,乳源进一步加强示范片环境整治提升,通过公开招标、下达项目给镇村和奖励补贴农户等方式,统筹整合资源,将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产业培育等农业农村工作有机结合,推进了五彩瑶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建设,涌现了一个又一个五彩瑶乡省级新农村示范村,例如,乌石岭新村、雕子塘、崩岗头、木笼、政研……

  完善配套设施主推美丽乡村升级版

  打造魅力乡村“升级版”,乳源不仅仅提升村庄的环境美,更注重农村公共服务的配套。

  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乳源多方筹措资金,统筹推进“六通四进村”工作,自然村巷道基本消除泥泞路;通路灯,在各自然村公共活动场所及主要村巷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通光纤、快递下乡工程等,在整治环境的过程中,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在乳源县委县政府协助下,还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力求给村民提供一个宽阔的文化休闲场所,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乳源投资3460万元,支持示范片内乳城、东坪、一六、游溪等镇20多个村开展村前屋后绿化和小公园、小广场、文化室等建设。

  崩岗头村是历经战火侵袭遗留下来的一个村庄,至今仍保留着抗战时期云门山歼灭战遗址。乳源利用崩岗头村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及地理位置优势,致力于将崩岗头村建设成为旅游村,大力发展民宿,供游客前来体验禅耕文化。经过改造后的崩岗头村焕发着发展的蓬勃朝气,村民对此赞不绝口。

  针对乳源农村突出存在的生活垃圾、污水问题,乳源成立了专项行动小组,启动了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主、投资额高达1510万元的五彩瑶乡示范片及西京古道沿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行“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保洁机制。同时,拟定了《乳源瑶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资金奖补办法》,在乡贤大力支持下,开展大范围整改。针对生活污水问题,通过多次做村民思想工作,拆除了村里旧猪圈,重新规划铺设水泥地面,对道路两旁水沟进行清淤,预埋排污管道,减少了生活污水横流现象发生。截至目前,全县有425个村启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153个村建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窝子村距离乳源县城8公里,在乳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下,在窝子村委会门前,村里新修了小广场、村前屋后绿化、文化场所……还建了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池和太阳能扬水系统。

  “没有了臭气熏天的空气,有了绿植环绕的活动场所,村民们吃完晚饭都愿意到广场上走一走。”窝子村小组长张汝亮乐呵呵地说道。

  目前,乳源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有509个村,农户落实“三包”比例达86%,完成村道改造有413个村,建有小公园或文体活动广场有116个村,清理垃圾1874吨,复绿9800平方米,村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立体宣传营造“文明新风”氛围

  如今,乳源全县呈现出一派民勤村美、互帮互助、民风淳朴的景象,和美清风扑面而来。这文明新风的背后,正是乳源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乳源以文明乡村创建为切入点,加大了“三村四榜”的宣传力度。在雕子塘、散坑、下社、木笼等村主要街道、显著位置粉刷和张贴以“文明志愿行、绘美新农村”主题的墙绘宣传标语、宣传画等面积达1320平方米;安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客家谚语60多块,并建立文化墙、宣传橱窗,宣传“乡村文明”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文明乡风氛围,引导群众参与到“乡风文明”行动中来。

  为了达到“入景入眼入心”的效果,乳源结合雕子塘村建筑的民族特色,运用墙绘、浮雕、标志性异形牌、鱼形灯饰、石刻、花地牌、宣传栏、灯笼等多种形式,把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雕子塘的起源传说、村规民约、瑶族的非遗文化、表现勤俭美德的习俗与歌谣、谚语俗语、家训等内容融入景里、绘在墙上、刻在石上……

  “以前农村人口普遍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低,很多时候亲人、邻里会为了一点小事针锋相对。自从开展了乡风文明建设,建章立制的村规民约规范了村民们的言行举止,而‘中国梦、我的梦’‘家和万事兴’‘孝感天地万物春’等一系列无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慢慢融入村民们的生产生活,良好的风俗习惯、淳朴的乡风民风在雕子塘村凝聚起来。”雕子塘新村支书赵云华说道。

  如今,雕子塘的村风有了明显变化:村民自觉将垃圾倒进垃圾桶,妇女们争着要当忠孝之星,养老、爱老、敬老蔚然成风……村民们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当中,乳源民富村美产业兴的美好愿望正在变为现实。(来源:韶关日报)

更多
责任编辑:曾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