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首页>理论研究

正文

农军大队长欧日章

来源: 时间:2016-07-01 文字大小:T|T

  1924年春,欧日章从新加坡回到了家乡。同年冬,欧日章首先在曲江县暖水村办起“犁头会”,开展农民运动。1925年,曲江县十三区农民协会成立,欧日章当选为区农会执行委员,兼任农民自卫军中队长。1925年12月,欧日章光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曲江县最早的三名党员之一

  欧日章——英勇顽强的农军大队长

  欧日章的名字,很早就出现在韶关革命人物志中。当我在重阳采访时,抚摸着欧日章曾经战斗过的炮楼,一种悲壮的感觉沸腾着我的热血——欧日章,土生土长的曲江人,在1929年的春天,他以37岁的青春,在粤北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曲江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

 

欧日章当年开展革命活动的奇石村



  1892年,欧日章出生于曲江重阳暖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仅读过两年私塾。9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随叔父生活,从小养成正直倔强,敢于反抗的性格。

 

  欧日章的青年时代,正处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年代。贫苦出身的欧日章熟知农民的苦难,对这个不合理的社会表示极大的不满。1912年,20岁的欧日章离开故土,到新加坡、香港谋生。他学过建筑,搞过搬运,通过艰辛行动,以及与进步人土的接触,深感旧中国必须大变革。就在左手臂刺上"革命"两个大字,以示为穷人谋解放的决心。


  1924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欧日章满怀信心从新加坡回到家乡。9月,受省农民自卫军宣传教育,曲江农民开始觉醒。同年冬,在韶关附城翻溪桥农会干部叶凤端的协助下,欧日章在重阳暖水办起"犁头会"。经过深入发动,西水各地农会迅速建立,农会会员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1925年春,西水成立曲江县第十三区农民协会,欧日章当选为农会执行委员。并挑选30名青壮年建立"曲江县第十三区农民自卫军"中队,欧日章兼任中队长。此队伍日后发展至百余人。同年l2月,欧日章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曲江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和梁展如、叶凤章3人组成中共曲江县第一个党支部。


  1926年3月,在重阳街主持召开近两干人参加的区农会大会,积极投入减租减息运动。他积极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并将各区农民自卫军中队联合组建成县农军大队,亲任大队长。1928年初,欧日章调任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主任。1927年初,欧日章调任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主任,不久,曲江龙归区发生了地主民团袭击区农会并杀害23名农会干部、会员的“龙归事件”。欧日章闻讯后,怒不可遏,他和县农会其他领导立即调集县农军300多人,打击龙归地主民团的猖狂反扑。在北江农军学校师生和国民革命军左派部队的协助下,英勇作战,击溃反动民团,处决反动头目,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农会伸张了正义,显示了革命的力量。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派周其鉴到韶关传达上级指示,命令北江特委立即组织北江农军北上,参加南昌起义,欧日章坚决执行命令,积极协助北江特委领导做好农军集中、整编工作。4月下旬,北江地区各县农军1200多人汇集韶关,成立了广东北江工农自卫军北上总指挥部,欧日章任总指挥部参谋。

 


  当工农自卫军几经周折到达南昌后,欧日章率领的曲江农军编入叶挺第二十四师教导团,欧日章任营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欧日章和起义部队参加了广昌、会昌、汤坑和流沙一系列重要的战斗。每次战斗,他总是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屡建战功,受到起义军领导的赞扬。流沙战役之后,起义军被打散,根据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关于分散活动,回乡继续组织群众,积蓄力量的指示,欧日章经香港回到家乡,组织曲江西水农民武装暴动。


  1927年10月,欧日章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的联席会议。会后他带着党关于组织武装暴动的指示回到家乡曲江重阳,积极筹划农民暴动。他一方面健全党组织,串联农会干部,鼓动士气,重振农会;另一方面于12月中旬派人同驻曲江黎铺头的朱德部队秘密联系,要求这支南昌起义的部队支援农民暴动。


  12月22日清晨,欧日章带领西水农军和暴动农民500多人,手持鸟枪、大刀、锄头,在朱德部队的支援下率先暴动。他们按计划首先攻打重阳大沙洲村的地主庄院,镇压反动分子,没收土豪的枪支、耕牛和粮食,点燃了农民武装暴动的烈火。不几天,以重阳为中心的西水农民纷纷起来,清算土豪、破仓分粮,暴动声势越来越大。当地土豪劣绅怕得要命,恨得要死,他们拼凑起武装,扩充民团,勾结国民党第十三军和第十六军疯狂地向暴动农民进行反扑,连续3次大规模地围攻暴动农民占据的村庄。虽然这时朱德部队已离开黎铺头,暴动农民失去了正规军的支援,但欧日章在强大的敌人进攻面前,毫不畏惧,镇定自若,指挥农军、群众利用地主庄院作阵地,广泛发动群众用土枪土炮坚决抵抗敌人的进攻。暴动遍及10余乡,参加人数逾千人,并且坚持了一个月。这次暴动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用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英勇尝试,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曲江的统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28年1月15日开始的青水塘村战斗,欧日章指挥40多名农军和全村百姓,众志成城,不畏牺牲,坚守村中炮楼,以近乎原始的武器同1000多名民团、国民党正规军浴血奋战,坚守村子七昼夜,打退敌人10多次冲锋,粉碎了敌人夜间偷袭的阴谋,共毙伤敌百余人。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欧日章率农军以深夜为掩护,巧妙地突围上山,与敌人开始游击战。

  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

  此后,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欧日章率领暴动的队伍在曲江、乳源、仁化一带坚持了一年多的游击战,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期间,他与仁化暴动农军汇合,受省委指派改组了中共仁化县委和仁化县革命委员会,并且将暴动的农民武装改编组建为“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赤卫队”。


  1929年3月,欧日章率领的农军30多人在龙归耙齿山活动时被曲江警卫队200多人包围。农军奋力抵抗,与“围剿”之敌激战两个多小时。因敌众我寡,欧日章和战士欧年魁、夏德标三人被迫退守在一个岩洞里。敌人封锁了洞口,步步逼进。这时,欧日章三人只剩下两颗子弹,眼看将成俘虏。在这绝境中,他们镇静自若,视死如归,互相勉励,表示宁愿死也不受辱。欧日章壮烈牺牲后,穷凶极恶的敌人残忍地砍下他的头颅和纹有“革命”二字的左手,示众请功;其他参加战斗的农会干部雷文光、欧典章、欧元利也先后被杀害。


  相关链接


  青水塘农军炮楼

 

青水塘农军炮楼

 


  重阳镇青水塘农军炮楼,是朱德等革命先辈在青水塘的活动地,也是重阳农会干部欧日章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

 

  炮楼楼宽47平方米,原为三层;现第一层仅剩残墙高2.2米,由灰砂浆砌块石而成,厚0.5米,四周墙上有长方形枪眼;第二、三层为土砖所砌,现已无存。距此楼80米处,并排又有一炮楼雄峙村西南角。该楼地面为26平方米、墙厚0.62米,基础为砂灰浆砌条石而成,高1.4米;中部浆砌块石,顶部砖砌相当坚固;门向东南,为青石板所砌,门楣架有供栅栏用的条石眼孔。从距地面1.7米高处起,墙周围及门两旁均有枪眼。此炮楼外观完整,共三层,外有砂灰批荡,呈黄褐色,高8米。

 

炮楼枪眼

 


  青水塘农军炮楼,记载了一段西水暴动的农民武装与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文/图 秋实 )

 

更多
责任编辑: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