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攻坚打响韶关“善美之城”新名片
来源:韶关文明网 时间:2017-06-08 文字大小:T|T
“韶关好人”合影
位于韶关市火车东站附近的通天坡市场,原来随处可见的塑料袋、菜叶、包装纸等垃圾不见了,地面干净,摊档整洁——改造升级后,韶关市的很多农贸市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韶关市区8个内涝点整治工程的完工,让韶城告别“逢雨必涝”现象,市民出行不必担心水浸街;9.9公里韶关市区小岛慢行系统建成后,成了韶关市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市民步行、骑行、景观欣赏有了一个好去处……
“日新月异!”说起韶关的城市面貌变化,受访的韶关市民众口一词、纷纷点赞。
他连续献血19年,累计无偿献血35600多毫升,志愿服务达3765工时,韶关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张韶伟因此荣获2017年第一季度“韶关好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一位位韶关好人,诠释着这座城市的善美新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和美之地,善美之城”……一块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在韶关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润物无声;文明使者虎娃向全体韶关市民发出倡议,创建文明城市,从你我做起,争做文明韶关人……
一场举韶关全市之力打响的创文攻坚战,不仅让韶关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积极改变,“善美之城”的建设更是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断注入这座城市的肌骨。目前,创文攻坚工作仍在韶关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不久的将来,韶关这座“岭南名郡”“粤北明珠”,又将增加一张闪亮的名片——“善美之城”!
补短强基
全力打响创文攻坚战
2010年以来,韶关市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明创建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效果不断呈现,并两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南雄率先进入全省县级文明城市行列;仁化正在冲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乳源正在向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努力。
面对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的态势,以及韶关创文过程中存在的弱项和短板,韶关市今年4月再度吹响创文攻坚冲锋号,提出要精准创建,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筑基础、促提升,为开启新一轮创建、2020年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基础。
根据该市制定并实施的《2017年韶关市创文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和任务分解表,韶关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创建综合整治提升七大行动,包括城乡规划建设提升行动、市容市貌提升行动、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动、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行动、基层服务提升行动、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行动。
韶关市明确,创文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必须“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韶关市委书记、市长率队分赴各地,开展创文督导检查工作,并现场办公。各地党政一把手也纷纷行动起来,强力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各级单位和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强力整改,迅速在全市掀起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
环境改善
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近期,韶关经历了两次强降雨袭击,但令市民惊喜不已的是,以前让市民雨后“看海”的几个内涝点,并没有积水出现。去年,韶关市投入约6000万元,把韶关市区8个内涝整治工程作为城市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其中一个重点民生项目来抓,先后完成G323线良村段、芙蓉东路、韶南大道鹤冲村、韶南大道华龙山庄、韶南大道乐园加油站段、G323线镇泰路段、站南路以及鹅坑桥路段8个内涝点整治,达到了预期效果。
内涝点改善只是韶关城市整体提升行动开展以来的一个成果,去年开始实施《韶关市城市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来,韶关市坚持“问题导向、民生为先、规划引领、项目抓手”,按照既“补短板”又“抢高点”的行动思路,大力实施“交通顺畅、功能服务、环境景观、新城建设、智慧提质”五大工程,通过全面统筹谋划、多点快速推进,一批重点突破项目按计划圆满完成,城市整体提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成为韶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亮点之一。
据了解,韶关市2016年共筹融城市提升资金426.84亿元,完成韶关中心城市提升项目投资52.6亿元;开工项目47个、竣工项目24个,转为今年续建的项目23个;去年已完工的项目包括:8个韶关市区内涝点整治工程、韶关市区小岛慢行系统工程、韶关市五里亭大桥东桥头和西河立交桥等6个市内交通节点整治工程、韶关市惠民南路横街建设项目、韶关市兴隆市场启明北市场改造工程等。
今年,韶关城市整体提升计划实施12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20亿元,包括城市交通提升项目49项、城市功能提升项目33项、城市景观提升项目40项。这些项目中,以滨江景观带、芙蓉山公园、林桥坑公园、老虎岩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为依托,从规划设计开始就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韶城标志、粤北文化特色、文明用语等城市文明创建元素,形成连片的特色韶城文化。
在做好城市创建工作的同时,韶关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文明创建整治提升的有效融入对接,组织发动群众抓“三清”、拆“三旧”、促“三建”,建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垃圾卫生保洁机制,大力开展文明镇街、文明村、星级文明户系列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村居,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好家风、好家训,进一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扬善倡美
全民共建“善美之城”
文明城市的创建,一方面是城乡环境面貌的改善和提升,另一方面则是人文精神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以全面建设生态优美、文化独特、品位优雅、文明幸福的“善美之城”为目标,韶关正力争通过一系列创建工作,实现城市形象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社会风气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努力打造友善之城、和美之地。
“刚才有人在微信群报料,韶关市西联镇原司法学校周边有许多白色垃圾,请你们尽快派人前去处理!”、“韶关市五洲汽配城存在乱倒垃圾,请城管、环卫处理”、“韶关市亨泰路存在违停现象,请交警处理”……韶关市武江区建立的创文“一把手”微信工作群,随时督、随手拍、随手发、立即整改,快速、畅通、高效地推进了问题的整改,有力推动了文明创建。
韶关市浈江区通过在辖区内开展中小学生“我为韶关添光彩”主题演讲比赛,举办老干部签名承诺“继承好家训,建成好家风,共创文明城”等“善美韶关·文明同心”创文系列活动,“韶关好人、道德模范”事迹巡演走进基层,组织志愿者清理垃圾等活动,让“善美之城”的理念走向大众、融入生活、深入人心。
韶关市曲江区启动以“一路、一街、一公园(广场、一社区、一单位(学校)、一窗口”为主体、以社区、机关(校园)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行点建设,突出“一路一主题”,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文明同心结、优秀传统文化等与机关、社区、广场、校园、窗口文化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教育部门组织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师生成为“善”的践行者,“美”的传播者。学校在行动,志愿者在行动,民警在行动,环卫工人在行动,城管部门在行动,志愿者在行动……创文攻坚,正成为韶关各行各业、全民参与的一项光荣使命和行动。